以太坊无硬性总量上限,通过动态发行与销毁调节流通量。初始发行7200万枚ETH后,经PoW阶段转向PoS,年增发率控制在0.5%至1.5%。EIP-1559实施后,交易费中基础费用被销毁,已超300万枚ETH。当前供应由增发与销毁博弈决定,网络高负荷时可现通缩,实现弹性货币策略。
Binance币安注册入口:
Binance币安APP下载:
欧易OKX交易所
欧易(OKX)注册入口:
欧易(OKX)注册APP下载:
火币HTX交易所:
注册入口:
APP下载:

以太坊采用动态供应机制,无硬性总量上限。其发行规则通过协议升级持续演变,结合增发与销毁实现流通量调节。
以太坊的供应始于2015年创世区块,奠定了基础流通量。此后,其发行模型经历了从工作量证明到权益证明的重大转变。
1、在2014年的众筹阶段,约发行了7200万枚ETH作为初始供应,这部分被称为“矿前币”。
2、2015年主网上线时,这7200万枚ETH正式进入流通,构成了网络的起始规模。
3、早期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机制,通过区块奖励每年新增大量ETH,初期每个区块奖励为5ETH。
2022年“合并”升级后,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大幅降低了新代币的发行速率。当前增发主要用于激励验证者参与网络维护。
1、每年新增的ETH数量不再固定,而是根据全网质押的ETH总量动态调整验证者奖励。
2、当质押的ETH数量较多时,单个验证者的收益率会自动降低,从而控制总增发量。
3、目前年化增发率被协议设计在0.5%至1.5%区间内,对应年增发量约为数百万枚,具体数值随质押规模浮动。
EIP-1559提案引入了基础费用(BaseFee)的永久销毁功能,使以太坊具备了通缩潜力,直接减少市场流通总量。
1、每笔交易支付的Gas费中,基础部分会被系统永久销毁,不会流向矿工或验证者。
2、网络使用越频繁、越拥堵,产生的基础费越高,销毁的ETH数量也就越多。
3、数据显示,自实施以来已有超过300万枚ETH被销毁,某些高负载时段的销毁量甚至超过了新增发行量。
以太坊的实际供应变化是新增发行与交易销毁两者博弈的结果,可能呈现通胀也可能出现通缩。
1、当每日新发行的ETH数量大于当日销毁量时,总流通量缓慢增长,处于净通胀状态。
2、当网络活动剧烈,单日销毁的ETH超过新发行量时,总流通量将减少,形成净通缩。
3、这种弹性供应模型使得以太坊的货币策略能够适应生态发展需求,维持长期可持续性。
以上就是以太坊供应机制:总量限制与发行规则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