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ext是Linux下实现程序多语言支持的核心工具,通过标记字符串、提取模板、翻译生成.po文件、编译为.mo文件并正确部署,结合setlocale、bindtextdomain和textdomain函数加载对应语言,可实现国际化与本地化。

在 Linux 开发中,实现国际化(i18n)和本地化(l10n)是让程序支持多语言的关键步骤。最成熟、广泛使用的工具是 gettext。它能帮助开发者将程序中的文本与代码分离,便于翻译成不同语言。
要在 C/C++ 或其他支持的语言中启用翻译,需用 gettext() 函数包裹所有用户可见的字符串。通常使用简写宏 _()。
#include <libintl.h>
#include <locale.h>
#include <stdio.h>
<h1>define _(string) gettext(string)</h1><p>int main() {
setlocale(LC_ALL, "");
bindtextdomain("myapp", "/usr/share/locale");
textdomain("myapp");</p><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printf(_("Hello, world!\n"));
return 0;}
说明:
- setlocale(LC_ALL, "") 启用当前系统的区域设置。
- bindtextdomain() 指定 .mo 文件的存放目录。
- textdomain("myapp") 设置当前程序的域名称,对应翻译文件名。
使用 xgettext 工具从源码中提取所有标记为 _() 的字符串,生成一个模板文件 myapp.pot。
xgettext --language=C --keyword=_ -o myapp.pot main.c
该命令会扫描 main.c,收集所有 _() 中的字符串,输出到 myapp.pot。这个文件是所有语言翻译的基础模板。
对每种目标语言,复制 .pot 模板并生成对应的 .po 文件。例如法语:
msginit -i myapp.pot -o fr.po --locale=fr_FR.UTF-8
编辑 fr.po,将每个 msgid(原文)配上 msgstr(译文):
msgid "Hello, world!" msgstr "Bonjour le monde !"
你可以手动编辑,也可以使用 Poedit 等图形工具进行翻译管理。
运行时程序不读取 .po 文件,而是高效的二进制 .mo 文件。使用 msgfmt 编译:
mkdir -p /usr/share/locale/fr/LC_MESSAGES msgfmt fr.po -o /usr/share/locale/fr/LC_MESSAGES/myapp.mo
路径结构必须符合规范:locale/语言/LC_MESSAGES/域名.mo。
编译并运行程序,切换语言环境验证输出:
gcc main.c -o myapp -lintl LANG=fr_FR.UTF-8 ./myapp
如果一切正常,应看到法语输出:Bonjour le monde !。
实际项目中,可用构建系统自动化流程。例如在 CMake 中:
find_package(Gettext REQUIRED) 查找工具gettext_create_translations() 自动生成 .pot 并编译 .mo这能简化维护多个语言文件的过程。
gettext 不仅适用于 C/C++。Python、JavaScript、Go 等也有相应绑定或库支持:
gettext 模块,配合 pygettext 或 xgettext 提取gettext 命令行工具基本上就这些。掌握 gettext 的核心流程——标记、提取、翻译、编译、加载,就能让你的 Linux 程序轻松支持多语言。关键是保持翻译文件结构清晰,并集成到构建流程中,避免遗漏更新。
以上就是Linux 开发:如何实现国际化 (i18n) / 本地化 (l10n) (gettext)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