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teBuffer是Java NIO中处理字节数据的核心类,提供高效读写操作。1. 可通过allocate创建堆内缓冲区、allocateDirect创建堆外缓冲区、wrap包装现有数组。2. 核心属性包括capacity(容量)、position(当前位置)和limit(边界),通过flip()切换读写模式,clear()重置状态。3. 支持put/get多种类型数据,如putInt、getLong等。4. 可设置字节序order,默认大端序。5. 广泛应用于网络编程、文件IO、序列化与协议解析。正确管理状态转换是避免错误的关键。

在Java中处理字节数据时,ByteBuffer 是 NIO(New I/O)包中最核心的类之一。它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方式来读写原始字节数据,适用于网络通信、文件操作、序列化等场景。本文将介绍 ByteBuffer 的基本用法和常见操作,帮助你快速掌握其应用。
ByteBuffer 支持多种方式创建实例,主要分为堆内缓冲区和堆外缓冲区两种类型。
byte[] data = {1, 2, 3, 4};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容量为10的堆缓冲区
ByteBuffer directBuf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8); // 直接缓冲区
ByteBuffer wrapped = ByteBuffer.wrap(data); // 包装现有数组
每个 ByteBuffer 都有三个关键属性,控制着数据的读写位置和范围:
调用 flip() 方法会将 limit 设置为当前 position,position 置为0,用于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clear() 重置状态准备再次写入。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ByteBuffer 提供了多种 put 和 get 方法来操作不同类型的数据。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12); buf.putInt(123456); buf.putLong(9876543210L); buf.flip(); // 切换到读模式 int i = buf.getInt(); // 读出 123456 long l = buf.getLong(); // 读出 9876543210L
多平台数据交互时,字节序(大端或小端)很重要。ByteBuffer 默认使用大端序(ByteOrder.BIG_ENDIAN),可通过 order() 方法修改。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8); buf.order(java.nio.ByteOrder.LITTLE_ENDIAN); // 设置为小端序 buf.putInt(0x12345678); // 在小端系统中,字节存储顺序为 78 56 34 12
以上就是在Java中如何使用ByteBuffer处理字节数据_ByteBuffer类应用指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