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命令是Linux下实时监控系统资源与进程状态的工具,首行显示系统时间、运行时长、负载等信息,Tasks行展示进程总数及状态,CPU行细分使用率,内存行显示物理与交换空间使用情况;进程列表中PID为进程标识,USER为运行用户,PR为调度优先级,NI为Nice值,VIRT为虚拟内存,RES为常驻内存,SHR为共享内存,%CPU和%MEM反映资源占用比例,TIME+为累计CPU时间,COMMAND为启动命令;操作上按P按CPU排序,M按内存排序,T按累计时间排序,k可终止进程,r调整优先级,q退出,h查看帮助;支持批处理模式top -b用于脚本,-n指定刷新次数,-d设置间隔,-p监控特定进程,f和o用于自定义列显示。

如果您正在监控 Linux 系统中的进程资源使用情况,top 命令是一个实时动态查看 CPU、内存、进程状态等关键指标的有力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和输出字段含义,有助于快速定位系统性能瓶颈。
本文运行环境:Dell XPS 13,Ubuntu 22.04
top 命令启动后会进入交互式界面,显示系统整体资源使用概况及按资源消耗排序的进程列表。了解每一行的含义是有效分析的前提。
1、在终端中输入 top 并回车,即可启动该命令。
2、界面顶部几行显示系统摘要信息,包括当前时间、系统运行时长、登录用户数、平均负载(1分钟、5分钟、15分钟)。
3、Tasks 行显示进程总数、运行中、睡眠、停止、僵尸进程的数量。
4、%Cpu(s) 行展示 CPU 使用的细分:用户态、系统态、优先级调度、空闲、等待 I/O、硬件中断、软件中断等百分比。
5、MiB Mem 和 MiB Swap 行分别显示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的总量、已用、空闲和缓存使用情况。
进程列表区域各列代表不同的资源度量指标,理解这些字段有助于判断哪个进程占用了过多资源。
1、PID:进程 ID,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2、USER:运行该进程的用户名称。
3、PR:进程的调度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4、NI:Nice 值,影响 PR,用于用户调整进程优先级,范围 -20 到 19。
5、VIRT: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为 KiB。
6、RES:常驻内存大小,即实际占用的物理内存部分。
7、SHR:共享内存大小,包含库和共享内存段。
8、%CPU:该进程在过去一次更新周期中占用的 CPU 百分比。
9、%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占总内存的百分比。
10、TIME+:进程自启动以来累计使用的 CPU 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11、COMMAND:启动该进程的命令名或命令行。
top 支持多种键盘快捷键以动态调整视图或执行操作,无需退出即可完成筛选、排序等任务。
1、按 P 将进程按 CPU 使用率降序排列。
2、按 M 按内存使用量(RES)排序,便于发现内存大户。
3、按 T 切换至累计时间模式,按 TIME+ 排序。
4、按 k 可向指定 PID 的进程发送信号,默认为 TERM(终止进程),需输入 PID 和信号编号。
5、按 r 修改某进程的 Nice 值,输入 PID 后再输入新的 Nice 值。
6、按 q 退出 top 界面返回终端。
7、按 h 查看内置帮助文档,列出所有可用命令。
通过命令行参数可改变 top 的行为,适用于脚本监控或简化输出内容。
1、使用 top -b 启动批处理模式,适合重定向输出到文件或日志记录。
2、结合 -n 参数限制刷新次数,例如 top -b -n 3 输出三屏数据后自动退出。
3、使用 -d 设置刷新间隔,如 top -d 2 每 2 秒刷新一次。
4、通过 -p 监控特定进程,例如 top -p 1234 仅显示 PID 为 1234 的进程。
5、在交互界面中按 f 可添加或删除显示列,按 o 调整列的显示顺序。
以上就是LINUX的top命令如何使用和解读_Linux进程监控与top命令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