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Goroutine模拟高并发,通过channel控制并发数,结合sync.WaitGroup和atomic实现请求协调与统计,收集响应时间、成功率、QPS等指标,最终输出结构化报告,构建高效压测工具。

开发一个接口压力测试工具,核心在于模拟高并发请求并统计性能数据。Golang 凭借其轻量级的 Goroutine 和强大的标准库,非常适合实现这类工具。下面是一个实用的压力测试工具设计与实现思路。
使用 Goroutine 发起并发请求,通过 sync.WaitGroup 控制主协程等待所有请求完成。
限制并发数可避免系统资源耗尽,可通过带缓冲的 channel 实现信号量机制。
关键点:示例代码片段: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lient := &http.Client{Timeout: 10 * time.Second}
sem := make(chan struct{}, maxConcurrency)
var wg sync.WaitGroup
<p>for i := 0; i < totalRequests; i++ {
wg.Add(1)
sem <- struct{}{} // 获取信号量
go func() {
defer wg.Done()
start := time.Now()
resp, err := client.Get("<a href="https://www.php.cn/link/374cad868cb62202053d308252bc4040">https://www.php.cn/link/374cad868cb62202053d308252bc4040</a>")
duration := time.Since(start)
// 记录结果和耗时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 else {
resp.Body.Close()
}
<-sem // 释放信号量
}()
}
wg.Wait()
每次请求完成后,将耗时、成功与否等信息写入通道,由单独的统计协程汇总。
统计指标包括:总请求数、成功数、失败数、平均响应时间、P95/P99 延迟、QPS(每秒请求数)等。
示例统计逻辑:
var successCount int64
var totalCount int64
resultCh := make(chan time.Duration, totalRequests)
<p>// 在请求完成后发送耗时
resultCh <- duration</p><p>// 单独协程收集中间结果
go func() {
for duration := range resultCh {
atomic.AddInt64(&successCount, 1)
// 存储 duration 用于后续分析
}
}()
测试结束后输出结构化结果,便于分析。
可以输出 JSON 或文本格式,也可集成简单 HTML 报告。
典型输出内容:
进阶功能可支持 CSV 导出或对接 Prometheus 进行监控。
提升工具实用性的小技巧:
基本上就这些。Golang 写压测工具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比如超时控制和资源回收。只要合理使用并发和统计机制,就能做出轻量高效的测试工具。
以上就是Golang 如何开发一个接口压力测试工具_Golang 并发请求与性能统计项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