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java从虚拟机角度分析什么是类的实例化顺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助。
1、首先展示一下实例代码(Son.java & Father.java)
public class Father {
public static int a=10;//父类的静态变量 static{//父类的静态代码块
a=20;
}
{//父类的构造代码块
a=30;
}
public Father() {//父类的构造方法
a=40;
}
}publ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public static int s=10;//子类的静态变量 public int k=20;//子类的实例变量 static{//子类的静态代码块
s=20;
}
{//子类的构造代码块
s=30;
} public Son() {//子类的构造函数
s=40;
}
{//子类的构造代码块
s=50;
}
}2、将son.java文件编译为son.class文件,然后使用javap反编译查看Son的字节码指令来分析Son的加载顺序,更利于理解(javap -v -c Son > p.txt)。
3、执行代码"new Son();"后,分析类的加载顺序。
下面的static{};为<clinit>函数,son();为<init>函数。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tatic {};
descriptor: ()V
flags: ACC_STATIC
Code:
stack=1, locals=0, args_size=0
0: bipush 10
2: putstatic #11 // Field s:I--------------------------顺序执行静态变量的赋值
5: bipush 20
7: putstatic #11 // Field s:I--------------------------顺序执行静态代码块
10: return public packet1020.Son();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6 // Method packet1020/Father."<init>":()V--------------------执行父类的<init>函数(顺序不变,第一个)
4: aload_0
5: bipush 20
7: putfield #18 // Field k:I------------------------------------------------按顺序收集实例变量赋值
10: bipush 30
12: putstatic #11 // Field s:I------------------------------------------------按顺序收集构造代码块
15: bipush 50
17: putstatic #11 // Field s:I------------------------------------------------按顺序收集构造代码块
20: bipush 40
22: putstatic #11 // Field s:I------------------------------------------------最后执行自己的构造函数代码(顺序不变,最后一个)
25: return开始分析:
1.触发类的加载,在初始化阶段,先执行父类<clinit>函数,然后执行子类<clinit>函数,按照顺序执行静态变量赋值与静态代码块。
2.代码中执行了构造函数,所以执行<init>函数。
结论:
1.父类中顺序执行静态变量赋值,静态代码块
2.子类中顺序执行静态变量赋值,静态代码块
3.父类中顺序执行实例变量赋值,构造代码块
4.父类构造函数
5.子类中顺序执行实例变量赋值,构造代码块
6.子类构造函数
名字解释:摘抄自周志明老师的《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1.有且只有4中情况下必须对类进行初始化(执行<clinit>函数)中的第三种:当初始化一个类时,先初始化父类。这就是为什么父类的<clinit>函数先于子类的<clinit>函数执行。
2.<clinit>函数:编译器按照源代码中的顺序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静态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句合并而成的。
3.<init>函数:最开始先调用父类的<init>函数,然后编译器按照源代码中的顺序自动收集类中的实例变量的赋值操作和构造代码块中的语句合并,然后插入到构造函数方法前面,最后是程序员自己写的构造函数代码。
构造代码块执行顺序先于构造函数
<init>(){
1.调用父类<init>方法
2.顺序执行实例变量的赋值操作和构造代码块
3.程序员自己的构造函数方法代码
}总结:以上就是本篇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教程请访问Java视频教程,java开发图文教程,bootstrap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Java从虚拟机角度分析什么是类的实例化顺序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java怎么学习?java怎么入门?java在哪学?java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java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