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代码安全问题易被忽视但后果严重,尤其在web应用、api服务等场景中。常见漏洞及防护措施如下:1. 代码注入:因使用eval()、exec()或拼接命令引发,建议避免此类用法,改用subprocess.run()并传入参数列表;2. 命令注入:用户输入影响系统命令执行,应避免拼接字符串构造命令,使用shlex.quote()转义或内置函数替代;3. 文件路径穿越:用户输入未经验证导致访问敏感文件,需检查路径是否包含../或~,推荐使用pathlib模块进行路径规范化判断;4. 第三方库风险:依赖可能存在漏洞,建议定期使用pip-audit和pip list --outdated检查更新,并审慎选择维护良好的库。安全审计应作为持续性任务,防范于未然。

Python代码安全问题在实际开发中很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出事,可能带来数据泄露、系统被攻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Web应用、自动化脚本和API服务这类场景,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下面从几个常见的漏洞类型出发,讲讲它们的成因、如何检测,以及对应的防护建议。
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漏洞之一,尤其是在使用eval()、exec()或者拼接字符串执行命令时容易触发。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常见现象:
os.system()或subprocess执行外部命令时未过滤参数防护建议:
eval()和exec()处理用户输入subprocess.run()并传入参数列表而不是字符串例如:
# 不安全写法 cmd = "echo " + user_input os.system(cmd) # 更安全的方式 subprocess.run(["echo", user_input], check=True)
与代码注入类似,但更偏向于通过调用系统命令造成的风险,比如在日志记录、文件操作等功能中引入了用户可控的变量。
典型例子:
用户上传一个文件名,程序内部用类似os.system("rm " + filename)的方式删除临时文件,结果攻击者传入了"; rm -rf /",造成灾难性后果。
防护措施:
shlex.quote()对参数做转义os.remove()比rm更安全这种漏洞常出现在需要根据用户输入读取或写入文件的功能中,比如图片查看器、配置加载器等。
问题来源:
用户输入未经验证,导致可以访问任意路径,例如输入../../etc/passwd尝试读取敏感文件。
应对方法:
../或~
os.path.abspath()获取绝对路径,并限制在允许目录下pathlib模块进行路径规范化和判断举个例子: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base_dir = Path("/safe/dir")
user_path = Path(user_input).resolve()
if base_dir in user_path.parents:
# 安全
else:
# 路径越权,拒绝访问很多项目依赖大量第三方库,而这些库可能存在已知漏洞。如果不定期更新或监控,可能会埋下隐患。
建议做法:
pip-audit检查依赖中的安全问题pip list --outdated查看是否有可升级包以上几种是Python项目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虽然不是每个都会立刻暴露出来,但在生产环境中不加防范,就等于给攻击者留了后门。
基本上就这些,安全审计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持续的过程。
以上就是Python代码安全审计 Python常见漏洞与防护措施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