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该意见系统性地部署了“人工智能+”在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等六大重点领域的行动计划。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即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的普及率要超过70%,并首次对“智能原生”这一全新概念下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了战略布局。

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刘枝指出,我国的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等新一代智能终端规模已达数十亿级别,而智能体和机器人的迭代速度更是惊人。未来,每个人都可能拥有数字人助手和机器人助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专家徐彬认为,“智能经济”是以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全面融入生产生活的经济形态。他强调了一个关键区别:“以往‘互联网+’行动侧重于‘信息连接与扩散’,而‘人工智能+’则转向了‘知识运用与创造’。”这不仅是现有产业的升级工具,更将催生大量全新的服务与产品。
“智能经济核心产业”则被专家解读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整合后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其发展规模将直接取决于算力、数据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即大力发展那些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完全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那么,什么是“智能原生”?专家解释称,智能原生产业是指那些从诞生之初就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基因”的全新产品或商业模式,例如大模型驱动的内容创作平台、自动驾驶系统以及通用机器人等。
在实践层面,国内企业已经走在前列。例如,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其预测算法能将运动物体的轨迹误差控制在0.2米内;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零一万物则推出了“万智”一站式平台,旨在解决大模型在产业落地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大模型真正“可用、有用、好用”。
人工智能正从概念展示走向实际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在制造业,工程机械正从简单的工具升级为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作业的机器人。树根互联公司推出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已将执行精度提升至0.5毫米,远超行业普遍水平,有效保障了工人的健康。
在生物医药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大显身手。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公司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成功将新试剂的研发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摆脱了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出炉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