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discard模式通过下划线_明确忽略无需使用的值,提升代码清晰度与可维护性。它适用于忽略方法返回值、out参数、元组解构中的元素、模式匹配及lambda参数等场景。在元组解构中,用(var, _, _)替代无意义的占位变量名,消除编译器警告并增强可读性;在模式匹配中,_可匹配任意值而不捕获,使条件逻辑更简洁。相比声明未使用变量,discard更准确表达“不关心”语义,避免误导与警告堆积。但在调试时可能隐藏关键信息,且需警惕过度使用导致未来扩展困难。因此,应仅在确定值无后续用途时使用,确保语义准确。

C#的discard模式,说白了,就是用一个下划线
_
在C#中,
_
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忽略方法或属性的返回值: 有时候一个方法会返回一个值,但你并不需要它。
void DoSomethingAndReturnStatus() { /* ... */ }
// 如果你只关心副作用,不关心返回值
_ = DoSomethingAndReturnStatus();这里
_
忽略out
out
bool TryParse(string s, out int result);
if (int.TryParse("123", out _)) // 只需要知道是否成功,不关心解析出的具体值
{
Console.WriteLine("解析成功!");
}
// 或者,如果你只关心部分out参数
void GetUserInfo(int id, out string name, out int age, out string email);
GetUserInfo(1, out string userName, out _, out _); // 只需要名字忽略元组(Tuple)或自定义类型解构(Deconstruction)中的元素: 当一个方法返回一个元组,或者你对一个对象进行解构,但只需要其中的部分数据时。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city) GetPersonInfo() => ("张三", 30, "北京");
var (personName, _, _) = GetPersonInfo(); // 只需要名字,忽略年龄和城市
Console.WriteLine($"姓名: {personName}");
// 对于自定义类型,如果你定义了Deconstruct方法:
public class Point
{
public int X { get; }
public int Y { get; }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X = x; Y = y; }
public void Deconstruct(out int x, out int y) { x = X; y = Y; }
}
Point p = new Point(10, 20);
var (x, _) = p; // 只关心X坐标
Console.WriteLine($"X坐标: {x}");在模式匹配中忽略值: C# 7.0及更高版本引入的模式匹配功能,
_
object obj = "hello";
if (obj is string _) // 匹配任何字符串类型,但不需要把字符串值存起来
{
Console.WriteLine("这是一个字符串。");
}
// 在switch表达式或switch语句中
string GetTypeDescription(object o) => o switch
{
int i => $"整数: {i}",
string s => $"字符串: {s}",
_ => "未知类型" // 匹配任何其他类型,不关心具体值
};
Console.WriteLine(GetTypeDescription(123));
Console.WriteLine(GetTypeDescription(true));忽略lambda表达式的参数: 虽然不常见,但如果你需要一个lambda表达式,但某个参数在逻辑中没有被用到,也可以用
_
Func<int, int, int> add = (x, _) => x + 10; // 忽略第二个参数 Console.WriteLine(add(5, 100)); // 输出 15
我个人觉得,Discard模式在元组解构中对代码可读性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没有Discard模式之前,如果一个元组有三个元素,你只想要第一个,你可能得写成这样:
(string name, string dummyAge, string dummyCity) = GetPersonInfo(); // 或者更糟,直接忽略后面两个变量,但编译器会警告“未使用变量” // var (name, age, city) = GetPersonInfo(); // 然后age和city被忽略
这两种方式都有问题。第一种,
dummyAge
dummyCity
而有了Discard模式,代码就变得干净利落多了:
var (personName, _, _) = GetPersonInfo();
Console.WriteLine($"我们只关心名字:{personName}");这里的
_
在我看来,只要你明确知道某个值在当前上下文是多余的,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使用Discard,而不是声明一个未使用的变量。这背后有几个很实际的考量:
首先,意图的清晰性是最大的优势。声明一个
dummyVar
_
其次,避免编译器警告。C#编译器对未使用的变量通常会发出警告(CS0219),虽然这些警告不影响程序运行,但在大型项目中,积累过多的警告会掩盖真正的潜在问题,降低警告的有效性。使用Discard可以优雅地解决这个问题,让你的警告列表保持清爽,只显示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再者,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虽然现代编译器和运行时通常能优化掉未使用的局部变量,使其不占用实际内存,但
_
out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解析器方法,它会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成功,并通过
out
// 不推荐:声明一个不用的变量
// int result;
// if (int.TryParse("abc", out result)) { /* ... */ }
// 推荐:使用Discard
if (int.TryParse("abc", out _))
{
Console.WriteLine("尝试解析成功,但结果不重要。");
}这里,
out _
result
dummyResult
_
C# 9.0及更高版本,随着模式匹配能力的增强,Discard模式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强大和灵活。它不再仅仅是“忽略一个值”,而是变成了“匹配任何值但不需要捕获它”的强大工具,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时,能让你的代码逻辑变得非常清晰。
我个人觉得,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属性模式 (Property Patterns) 和 位置模式 (Positional Patterns) 中的应用。
1. 属性模式中的Discard: 当你想匹配一个对象的某个属性,但对其他属性不感兴趣时,Discard就能派上用场。 假设我们有一个
Order
public class Order
{
public int OrderId { get; set; }
public decimal TotalAmount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Status { get; set; }
}
Order myOrder = new Order { OrderId = 101, TotalAmount = 150.75m, Status = "Pending" };
// 传统方式:
if (myOrder != null && myOrder.Status == "Pending")
{
// ...
}
// 使用属性模式和Discard:
if (myOrder is { Status: "Pending", TotalAmount: _ }) // 匹配状态为"Pending"的订单,但对总金额不感兴趣
{
Console.WriteLine("这是一个待处理订单,总金额是多少不重要。");
}
// 更复杂的场景,比如只要状态是"Completed"且OrderId是任何值:
if (myOrder is { Status: "Completed", OrderId: _ })
{
Console.WriteLine("订单已完成,订单ID不重要。");
}这里,
TotalAmount: _
OrderId: _
2. 位置模式中的Discard: 如果你有一个自定义类型,它定义了
Deconstruct
// 假设Point类定义了Deconstruct方法
Point p = new Point(10, 20);
// 匹配X坐标大于0的Point对象,忽略Y坐标
if (p is (> 0, _))
{
Console.WriteLine("Point的X坐标大于0。");
}
// 对于元组也一样: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city) person = ("李四", 25, "上海");
// 匹配年龄在18到30之间的人,不关心姓名和城市
if (person is (_, >= 18 and <= 30, _))
{
Console.WriteLine("这是一个年轻人。");
}这种写法非常强大,它允许你像解构一样去“拆解”一个对象或元组,然后只关注你感兴趣的部分,而对不关心的部分直接用
_
if
尽管Discard模式非常有用,但它也并非没有可能导致误解或潜在的陷阱。作为一个写代码的人,我个人觉得,在使用它的时候,还是需要多留个心眼。
一个最常见的“陷阱”是过度使用或误用。有时候,一个值虽然当前没有被直接使用,但在未来的某个重构或调试场景下,它可能变得至关重要。如果你习惯性地把所有暂时不用的值都Discard掉,那么当需要调试或者扩展功能时,你可能会发现你需要重新捕获这些值,这反而增加了工作量。我见过有同事在一些复杂的计算结果中,明明某个中间值可能对理解整个流程很有帮助,但为了“干净”而直接Discard,结果在排查问题时又不得不把Discard去掉,重新查看。所以,我觉得,用
_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调试时的可见性问题。被Discard的值在调试器中是不可见的,你无法在运行时检查它的具体内容。这在排查一些难以复现的bug时,可能会让你失去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如果你怀疑某个被Discard的值可能与bug有关,那么在调试阶段,暂时移除
_
再者,Discard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变量声明产生视觉上的混淆。比如,在早期的C#版本中,
_
_
_
最后,就是语义上的细微差别。
_
_
总的来说,Discard模式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能让代码更简洁、意图更明确。但就像任何强大的工具一样,它也需要被审慎地使用,理解它的边界和潜在的副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C#的discard模式怎么忽略不需要的值?适用场景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