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地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引人关注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案件。一名14岁少年在长达18个月内,利用家长账户为网络游戏充值高达37万元。家长发现后将游戏公司诉至法庭,主张孩子的行为无效并要求退款。此案的判决明确了监护人与游戏平台在类似事件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的深刻反思。

1、据了解,涉案少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其家长名下的账户频繁进行游戏充值,单次金额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累计总额惊人。
2、其家长表示,由于工作繁忙且对数字支付不甚了解,一直未发现家庭存款的异常变动,直到近期才察觉高达37万元的款项已不翼而飞。
3、家长认为,孩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充值行为未经监护人同意或追认,应属无效,游戏公司应当全额返还相关款项。
1、法院审理后认为,监护人将含有支付信息的手机交由孩子长期使用,且未对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未能发现孩子的异常消费行为,未尽到应有的监护和教育义务,应承担主要责任。
2、与此同时,法院指出,游戏平台提供的服务也存在不足。其防沉迷系统未能有效识别出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进行高额消费的情况,在技术甄别和保护措施上存在漏洞,因此也需承担次要责任。

1、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充值款项已经在虚拟游戏世界中被消耗的客观事实,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决。
2、判决要求游戏公司向原告家庭返还款项12.4万元,约占总充值金额的三分之一,驳回了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3、该判决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是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敦促各大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切实履行好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
以上就是初中生玩游戏18个月充值超37万元是怎么回事?详细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