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numpy中的axis是什么意思_numpy中axis轴参数的含义与用法解析

尼克
发布: 2025-09-21 14:53:01
原创
966人浏览过
axis参数决定NumPy操作沿哪个维度进行并压缩该维度,axis=0表示沿行方向操作、压缩行维度,结果中行数消失;axis=1表示沿列方向操作、压缩列维度,结果中列数消失;高维同理,axis指明被“折叠”的维度,配合keepdims可保留维度,不同函数中axis含义依操作意图而定。

python numpy中的axis是什么意思_numpy中axis轴参数的含义与用法解析

NumPy中的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简单来说,就是你告诉NumPy函数,它应该沿着哪个维度去执行操作。它决定了在多维数组上,你的计算(比如求和、求平均、最大值等)是“横着来”还是“竖着来”,或者更抽象地说,是沿着哪个方向“压缩”数据。

解决方案

要真正理解

axis
登录后复制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想象成一个“被消除”或者“被折叠”的维度。当你指定
axis=0
登录后复制
时,NumPy会沿着第一个维度(也就是行,如果你把它看作表格的话)进行操作,然后把这个维度“抹掉”,留下一个维度更少的数组。如果你的数组是二维的,
axis=0
登录后复制
就是沿着列的方向进行计算,最终结果的行数会减少,甚至只剩一行(或者说,这个维度消失了)。同理,
axis=1
登录后复制
就是沿着第二个维度(列)进行操作,最终结果的列数会减少。

我个人在刚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把

axis=0
登录后复制
和“行”混淆,觉得它应该作用于行。但实际上,它指的是沿着第一个维度(行)进行操作,然后这个维度会“消失”。比如,一个
m x n
登录后复制
的矩阵,对
axis=0
登录后复制
求和,会得到一个长度为
n
登录后复制
的向量,因为它把
m
登录后复制
行的数据沿着每一列加起来了。反过来,对
axis=1
登录后复制
求和,会得到一个长度为
m
登录后复制
的向量,因为它把
n
登录后复制
列的数据沿着每一行加起来了。

这对于更高维的数组来说就更有意思了。想象一个三维数组,它有深度、行、列三个维度。

axis=0
登录后复制
就意味着你会把“深度”这个维度压缩掉,留下一个二维的平面;
axis=1
登录后复制
就是压缩“行”,留下一个由深度和列组成的平面;
axis=2
登录后复制
自然就是压缩“列”了。关键在于,你是在告诉NumPy,“请你把数据沿着这个方向整合起来”。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NumPy中axis参数如何影响数组操作?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对NumPy数组操作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它直接决定了输出数组的形状和内容。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聚合函数,比如
np.sum()
登录后复制
np.mean()
登录后复制
np.max()
登录后复制
等等。

当我们有一个二维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登录后复制

  • np.sum(arr)
    登录后复制
    :不指定
    axis
    登录后复制
    ,NumPy会把整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加起来,得到一个标量值(1+2+3+4+5+6 = 21)。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认为所有维度都被“压平”了。
  • np.sum(arr, axis=0)
    登录后复制
    :这会沿着第一个维度(行)进行求和。它会把
    [1, 2, 3]
    登录后复制
    [4, 5, 6]
    登录后复制
    中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结果是
    [1+4, 2+5, 3+6]
    登录后复制
    ,也就是
    [5, 7, 9]
    登录后复制
    。你看,原始数组是
    (2, 3)
    登录后复制
    ,结果是
    (3,)
    登录后复制
    ,第一个维度消失了。
  • np.sum(arr, axis=1)
    登录后复制
    :这会沿着第二个维度(列)进行求和。它会把
    [1, 2, 3]
    登录后复制
    加起来得到
    6
    登录后复制
    ,把
    [4, 5, 6]
    登录后复制
    加起来得到
    15
    登录后复制
    ,结果是
    [6, 15]
    登录后复制
    。原始数组是
    (2, 3)
    登录后复制
    ,结果是
    (2,)
    登录后复制
    ,第二个维度消失了。

再举个三维的例子,

arr_3d = np.arange(1, 28).reshape(3, 3, 3)
登录后复制

  • arr_3d.sum(axis=0)
    登录后复制
    :结果会是一个
    (3, 3)
    登录后复制
    的数组。它把沿着第一个维度(深度)的3个
    (3, 3)
    登录后复制
    切片对应位置的元素加起来了。
  • arr_3d.sum(axis=1)
    登录后复制
    :结果也会是一个
    (3, 3)
    登录后复制
    的数组。它把沿着第二个维度(行)的元素加起来。
  • arr_3d.sum(axis=2)
    登录后复制
    :结果同样是一个
    (3, 3)
    登录后复制
    的数组。它把沿着第三个维度(列)的元素加起来。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指向的那个维度,在计算完成后,通常会从结果数组的形状中被移除。如果你希望保留这个被操作的维度,只是让它的大小变为1,可以使用
keepdims=True
登录后复制
参数,这在进行广播操作时非常有用。

阿里云-虚拟数字人
阿里云-虚拟数字人

阿里云-虚拟数字人是什么? ...

阿里云-虚拟数字人 2
查看详情 阿里云-虚拟数字人
import numpy as np

arr_2d = np.array([[1, 2, 3],
                   [4, 5, 6]])

print("原始数组:\n", arr_2d)
print("axis=0 求和:", np.sum(arr_2d, axis=0)) # 输出: [5 7 9]
print("axis=1 求和:", np.sum(arr_2d, axis=1)) # 输出: [ 6 15]
print("axis=0 求和并保留维度:", np.sum(arr_2d, axis=0, keepdims=True)) # 输出: [[5 7 9]] (形状 (1, 3))
登录后复制

理解NumPy中axis参数的常见误区与实用技巧

我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大家对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把它和“行/列”这个概念死死绑定。对于二维数组,
axis=0
登录后复制
对应列操作,
axis=1
登录后复制
对应行操作,这好像还挺直观。但一旦数组维度超过2,这种简单的映射就失效了,或者说变得不那么直观了。

常见误区:

  1. axis=0
    登录后复制
    总是指行,
    axis=1
    登录后复制
    总是指列。
    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
    axis=0
    登录后复制
    是第一个维度,
    axis=1
    登录后复制
    是第二个维度。在Python中,数组的第一个维度通常是“行”的概念(在2D中),但更高维时,它就是最外层的那个“块”或者“层”。
  2. axis
    登录后复制
    指的是保留的维度。
    恰恰相反,
    axis
    登录后复制
    通常指的是被操作并被“压缩”或“消除”的那个维度。
  3. axis
    登录后复制
    的理解过于依赖可视化。
    我们可以通过二维图来想象,但对于三维甚至更高维,单纯的视觉想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误导。

实用技巧:

  1. “想象维度索引”法: 把数组的
    shape
    登录后复制
    看作一个索引列表,比如
    (d0, d1, d2, ...)
    登录后复制
    。当你指定
    axis=i
    登录后复制
    时,就是告诉NumPy,对
    d_i
    登录后复制
    这个维度进行操作,并最终移除它。
    • arr.shape = (3, 4, 5)
      登录后复制
    • np.sum(arr, axis=0)
      登录后复制
      结果
      shape
      登录后复制
      将是
      (4, 5)
      登录后复制
    • np.sum(arr, axis=1)
      登录后复制
      结果
      shape
      登录后复制
      将是
      (3, 5)
      登录后复制
    • np.sum(arr, axis=2)
      登录后复制
      结果
      shape
      登录后复制
      将是
      (3, 4)
      登录后复制
      。 记住,
      axis
      登录后复制
      指向的那个索引位置会从结果的
      shape
      登录后复制
      中消失。
  2. 利用
    keepdims=True
    登录后复制
    进行广播:
    当你对一个维度进行操作后,该维度通常会消失。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希望它仍然存在,只是大小变为1,这样可以方便地与原始数组进行广播操作。
    arr = np.array([[1, 2], [3, 4]])
    col_sum = np.sum(arr, axis=0, keepdims=True) # [[4, 6]],形状 (1, 2)
    # 现在 col_sum 可以直接和 arr 进行广播操作,例如 arr / col_sum
    print(arr / col_sum)
    # [[0.25 0.333]
    #  [0.75 0.666]]
    登录后复制

    如果没有

    keepdims=True
    登录后复制
    np.sum(arr, axis=0)
    登录后复制
    会得到
    [4, 6]
    登录后复制
    ,形状是
    (2,)
    登录后复制
    ,直接除会报错或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广播规则不同。

  3. 多维度操作: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也可以接受一个元组,例如
    axis=(0, 2)
    登录后复制
    。这意味着NumPy会同时沿着第0个和第2个维度进行操作并将其消除。
    arr_3d = np.arange(1, 28).reshape(3, 3, 3)
    # 对 axis=0 和 axis=2 同时求和
    result = np.sum(arr_3d, axis=(0, 2))
    print("arr_3d shape:", arr_3d.shape) # (3, 3, 3)
    print("sum(axis=(0, 2)) result:", result) # [42 51 60]
    print("result shape:", result.shape) # (3,)
    # 原始的 (3, 3, 3) 经过 axis=(0, 2) 聚合,只剩下中间的维度 (3,)
    登录后复制

    这在处理复杂数据时,能让你一次性完成多个维度的聚合,非常高效。

不同NumPy函数对axis参数的处理有何异同?

虽然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的核心概念——指定操作维度并通常消除该维度——在NumPy中是通用的,但不同的函数在处理
axis
登录后复制
时,其行为的“目的”和“结果”上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1. 聚合/归约函数 (Reduction Functions):

sum()
登录后复制
,
mean()
登录后复制
,
max()
登录后复制
,
min()
登录后复制
,
std()
登录后复制
,
argmax()
登录后复制
,
argmin()
登录后复制
这类函数是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它们的目标是将一个或多个维度的数据聚合、归约成一个更小的结果(通常是标量或维度更少的数组)。

  • 共同点: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指定了要被聚合的维度。这些维度在结果数组的形状中通常会消失。
  • 差异点:
    • argmax()
      登录后复制
      argmin()
      登录后复制
      返回的是索引,而不是聚合后的值。它们返回的是沿着指定轴上的最大/最小值所在的索引。
    • np.percentile()
      登录后复制
      np.quantile()
      登录后复制
      允许你指定百分位数,其
      axis
      登录后复制
      行为与
      sum()
      登录后复制
      类似。
    • np.apply_along_axis()
      登录后复制
      允许你将任意函数应用到指定轴上,这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但其内部处理
      axis
      登录后复制
      的方式也是沿着该轴切片并应用函数。

2. 维度操作函数:

concatenate()
登录后复制
,
stack()
登录后复制
,
split()
登录后复制
,
swapaxes()
登录后复制
,
transpose()
登录后复制
这类函数不一定是为了“聚合”数据,而是为了“重塑”、“组合”或“拆分”数组的维度。
axis
登录后复制
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指定“在哪里”或“如何”进行这些维度操作。

  • np.concatenate(arrays, axis=0)
    登录后复制
    沿着一个现有的轴来连接数组。所有数组除了连接轴之外的其他轴的长度必须相同。
    axis
    登录后复制
    指定的是连接后不改变的那个轴,或者说,连接操作是沿着这个轴进行的。
    a = np.array([[1, 2], [3, 4]]) # shape (2, 2)
    b = np.array([[5, 6], [7, 8]]) # shape (2, 2)
    np.concatenate((a, b), axis=0)
    # [[1, 2],
    #  [3, 4],
    #  [5, 6],
    #  [7, 8]]  # shape (4, 2) - 沿着 axis=0 连接,axis=1 保持不变
    登录后复制
  • np.stack(arrays, axis=0)
    登录后复制
    concatenate
    登录后复制
    不同,
    stack
    登录后复制
    会沿着一个新创建的轴来堆叠数组。
    axi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指定新轴插入的位置。
    a = np.array([1, 2]) # shape (2,)
    b = np.array([3, 4]) # shape (2,)
    np.stack((a, b), axis=0)
    # [[1, 2],
    #  [3, 4]] # shape (2, 2) - 在最前面插入一个新轴
    np.stack((a, b), axis=1)
    # [[1, 3],
    #  [2, 4]] # shape (2, 2) - 在第二个位置插入一个新轴
    登录后复制
  • np.split(ary, indices_or_sections, axis=0)
    登录后复制
    沿着指定的轴将数组分割成多个子数组。
    axis
    登录后复制
    指定了分割发生在哪一个维度上。
  • np.swapaxes(arr, axis1, axis2)
    登录后复制
    这个函数比较特殊,它不是消除维度,而是交换两个指定维度的位置。
    axis1
    登录后复制
    axis2
    登录后复制
    就是那两个要被交换的维度索引。
  • np.transpose(arr, axes=None)
    登录后复制
    这是一个更通用的维度重排函数。当
    axes=None
    登录后复制
    时,它会反转所有维度的顺序。你也可以提供一个元组来精确指定新维度顺序。

所以,虽然都叫

axis
登录后复制
,但在不同函数语境下,它可能代表着“要被压缩的维度”、“要进行连接的维度”、“要插入新维度的位置”,或者是“要被交换的维度”。理解其背后操作的“意图”,比死记硬背哪个数字对应哪个方向要重要得多。

以上就是python numpy中的axis是什么意思_numpy中axis轴参数的含义与用法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