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旨在帮助 Go 语言初学者理解如何使用结构体(Struct)模拟面向对象编程(OOP)中的对象,并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 Car 示例,深入探讨值接收者和指针接收者的区别,以及如何在 Go 中正确地修改结构体内部状态,提供初始化结构体的常用方法。
在 Go 语言中,虽然没有像 Java 或 Python 那样的类(Class)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Struct)来定义数据结构,并结合方法(Methods)来实现类似面向对象编程的功能。本文将通过一个 Car 的例子,深入讲解如何在 Go 中使用结构体,以及如何正确地操作结构体的内部状态。
在 Go 语言中,方法可以有值接收者(Value Receiver)或指针接收者(Pointer Receiver)。这两种接收者在方法调用时有着重要的区别,尤其是在修改结构体内部状态时。
值接收者
当方法使用值接收者时,方法内部操作的是结构体的一个副本。这意味着对结构体内部状态的修改不会影响原始结构体。
指针接收者
当方法使用指针接收者时,方法内部操作的是结构体的指针,可以直接修改原始结构体的内容。
在提供的 Car 示例中,Engine 结构体的 Start() 方法最初使用的是值接收者:
type Engine struct {
cylinders int
started bool
}
func (engine Engine) Start() {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started starts off", engine.started)
engine.started = true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then turns to", engine.started)
}
func (engine Engine) IsStarted() bool {
return engine.started
}由于 Start() 方法使用值接收者,因此在 Start() 方法内部修改 engine.started 的值,实际上修改的是 engine 的副本,而不是原始的 engine 结构体。因此,在 main() 函数中调用 car.Start() 后,car.engine.IsStarted() 仍然返回 false。
解决方案:使用指针接收者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 Engine 结构体的 Start() 方法改为使用指针接收者:
type Engine struct {
cylinders int
started bool
}
func (engine *Engine) Start() {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started starts off", engine.started)
engine.started = true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then turns to", engine.started)
}
func (engine *Engine) IsStarted() bool {
return engine.started
}通过使用指针接收者 *Engine,Start() 方法可以直接修改原始的 Engine 结构体,从而使 car.engine.IsStarted() 返回 true。
修改 Car 结构体和 main 函数
同时,为了使代码正常运行,需要修改 Car 结构体,使其包含 Engine 结构体的指针,并在 main 函数中正确初始化 Engine。
package main
import (
"car/parts"
"fmt"
)
type Car struct {
sMake string
model string
engine *parts.Engine // 使用 Engine 的指针
}
func main() {
engine := &parts.Engine{cylinders: 4, started: false} // 初始化 Engine
car := Car{
sMake: "AMC",
model: "Gremlin",
engine: engine, // 赋值 Engine 指针
}
fmt.Printf("I'm going to work now in my %s %s\n", car.sMake, car.model)
fmt.Println("I guess I should start my car.")
car.Start()
fmt.Println("Engine started?", car.engine.IsStarted())
// success -- engine started is true :)
}
func (car Car) Start() {
fmt.Println("starting engine ...")
car.engine.Start()
fmt.Println("you'd think it would be started here ...", car.engine)
// but it's not
}相应的 parts/engine.go 文件内容:
package parts
import (
"fmt"
)
type Engine struct {
cylinders int
started bool
}
func (engine *Engine) Start() {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started starts off", engine.started)
engine.started = true
fmt.Println("Inside the Start() func, then turns to", engine.started)
// this is a sanity check
}
func (engine *Engine) IsStarted() bool {
return engine.started
}Go 语言提供了多种初始化结构体的方式。
直接初始化
car := Car{
sMake: "AMC",
model: "Gremlin",
}这种方式可以指定结构体字段的值。
使用 new() 函数
car := new(Car) car.sMake = "AMC" car.model = "Gremlin"
new() 函数会分配内存并返回指向该内存的指针。
使用构造函数(Constructor)
虽然 Go 语言没有构造函数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自定义函数来初始化结构体。
func NewCar(make, model string) *Car {
return &Car{
sMake: make,
model: model,
}
}
// 使用
car := NewCar("AMC", "Gremlin")构造函数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初始化逻辑,例如设置默认值或执行其他初始化操作。
本文通过一个 Car 的例子,详细讲解了如何在 Go 语言中使用结构体模拟面向对象编程,重点介绍了值接收者和指针接收者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修改结构体的内部状态。此外,还介绍了结构体的多种初始化方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 Go 语言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结构体的使用,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
以上就是Go 结构体(Struct)与面向对象编程:构建 Car 示例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编程怎么学习?编程怎么入门?编程在哪学?编程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编程速学教程(入门课程),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