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消息,“nvidia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此前的95%跌至零,我们目前已经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在近期由美国城堡证券(Citadel Securities)举办的一场活动中,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
在2022年之前,凭借其领先的GPU架构与成熟的CUDA生态体系,NVIDIA在我国大模型训练芯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逼近100%,几乎形成全面垄断。
“正是我们(美国)所推行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黄仁勋直言不讳地指出。
他此前也曾预测,未来两到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约500亿美元。
随着NVIDIA逐步退出,国产GPU厂商正迅速崛起,接棒填补这一巨大的市场空白。
目前,在国内市场中,本土AI芯片企业展现出多样化的技术路径:一方面是以沐曦、摩尔线程、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为代表的通用计算架构(GPU)设计公司;另一方面则是华为昇腾、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等专注于专用计算架构(ASIC/DSA)的企业。
其中,华为昇腾依托长期的技术沉淀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已成为高端市场的核心替代力量。其推出的昇腾910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大型AI模型训练场景,实际性能表现日益凸显。
而像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已上市企业,也在各自细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寒武纪思元590芯片为例,该产品兼容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在图像识别、语言大模型等应用中,算力可达NVIDIA A100的80%左右。目前,它已与智象未来、百川智能等领先算法企业达成合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搜索服务、广告推荐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
除了华为与寒武纪,摩尔线程的发展势头同样引人关注——该公司已成功研发四代GPU架构,并基于此推出了十余款芯片产品。
这些芯片覆盖了人工智能计算、专业图形处理以及桌面级图形加速三大应用场景,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沐曦科技则聚焦于“训练与推理一体化”的GPU研发路线。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GPU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5万片,并向北京、上海、杭州等九个重点智能计算中心完成交付,落地应用稳步推进。
不久前,沐曦集成电路(南京)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发布首款全国产通用GPU——曦云C600,标志着我国高性能GPU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公开资料显示,曦云C600基于沐曦自主研发的核心GPU IP打造,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国产化;其配备的大容量显存与多精度混合算力,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底层算力支撑,助力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从市场数据看,IDC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自研AI芯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攀升至30%,预计2025年将超过50%,国产芯片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扩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久之后,国产算力芯片的使用比例将全面超越海外产品。当前两者在国内的使用占比已基本持平,达到五五开,国产芯片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目前国内最大的瓶颈仍在于先进制程的晶圆制造能力。但在芯片设计层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软件生态虽相较CUDA仍有较大差距,但该领域并无根本性技术壁垒,只要持续投入资源,逐步构建和完善生态体系,未来追赶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就是黄仁勋称NVIDIA退出中国市场!华为、沐曦、摩尔线程等国产GPU接棒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收藏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