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Go语言中HTTP请求需处理网络错误、状态码、超时和响应读取四方面。首先检查http.Client.Do()返回的网络错误,再判断resp.StatusCode是否为预期值,设置Client.Timeout或自定义Transport以避免阻塞,最后安全读取响应体并关闭Body。

在Go语言中进行HTTP请求时,错误处理是确保程序健壮性的关键环节。很多人只关注请求是否成功返回数据,却忽略了网络异常、超时、状态码非200等情况的处理,导致程序在真实环境中容易崩溃或行为异常。正确的做法是全面捕获和判断各类错误,并做出相应处理。
使用net/http包发起请求后,第一步是判断http.Client.Do()是否返回错误。这类错误通常由网络问题引起,比如连接超时、DNS解析失败、主机不可达等。
示例代码:
resp, err := http.Get("https://example.com")
if err != nil {
    log.Printf("请求失败: %v",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注意:只有当err == nil时,才能安全使用resp对象。即使服务器返回404或500,err也可能是nil,因为HTTP状态码不属于“网络错误”。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即便没有网络错误,服务器也可能返回非200的状态码。例如404表示资源未找到,500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这些都需要手动检查resp.StatusCode来识别。
建议做法:
示例:
if resp.StatusCode != http.StatusOK {
    log.Printf("服务器返回错误状态码: %d", resp.StatusCode)
    return fmt.Errorf("请求失败,状态码: %d", resp.StatusCode)
}
默认的http.Client没有超时限制,可能导致请求长时间挂起。应为客户端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
推荐配置:
client := &http.Client{
    Timeout: 10 * time.Second,
}
resp, err := client.Get("https://api.example.com/data")
也可以更细粒度地控制连接、读写超时:
transport := &http.Transport{
    DialContext: (&net.Dialer{
        Timeout:   5 * time.Second,
        KeepAlive: 30 * time.Second,
    }).DialContext,
    TLSHandshakeTimeout:   5 * time.Second,
    ResponseHeaderTimeout: 5 * time.Second,
    IdleConnTimeout:       60 * time.Second,
}
client := &http.Client{
    Transport: transport,
    Timeout:   15 * time.Second,
}
调用ioutil.ReadAll(resp.Body)或io.ReadFull时也可能出错,比如连接提前关闭、数据不完整等。
正确方式:
body, err := io.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log.Printf("读取响应体失败: %v", err)
    return
}
记得始终调用resp.Body.Close()释放资源,防止内存泄漏。
基本上就这些。只要抓住“网络错误、状态码、超时、响应读取”四个关键点,就能写出稳定可靠的HTTP请求代码。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以上就是Golang如何在HTTP请求中实现错误处理_Golang HTTP请求错误处理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