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支持事务、行级锁、外键、崩溃恢复和MVCC;数据存储于表空间,以页为单位管理,行格式包括DYNAMIC等,索引采用聚集结构,通过redo log和undo log保障数据一致性与恢复能力。

InnoDB 是 MySQL 中最常用的存储引擎之一,特别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和高并发的场景。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良好的事务支持。
1. 支持事务(ACID 特性)
InnoDB 完全支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通过 COMMIT 和 ROLLBACK 可以控制事务的提交与回滚,确保数据操作的安全性。
2. 行级锁定
与 MyISAM 的表锁不同,InnoDB 使用行级锁,能够在并发写入时减少锁冲突,提高多用户环境下的性能。
3. 外键支持
InnoDB 支持外键约束,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引用完整性,防止出现“孤儿记录”。
4. 崩溃恢复能力
InnoDB 具备良好的崩溃恢复机制,通过重做日志(redo log)和回滚日志(undo log)在数据库异常关闭后自动恢复数据。
5.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
InnoDB 使用 MVCC 实现非锁定读,提高读操作的并发性能,尤其是在 READ COMMITTED 和 REPEATABLE READ 隔离级别下。
InnoDB 的数据存储格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空间(Tablespace)
InnoDB 将数据存储在表空间中,分为系统表空间和独立表空间。
2. 数据页结构
InnoDB 管理数据的基本单位是页,默认大小为 16KB。每个页包含多行记录,并带有头部、行记录区、空闲空间、目录等结构。
3. 行格式(Row Format)
决定每行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常见的有:
可通过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指定:
ROW_FORMAT=DYNAMIC
4. 索引结构
InnoDB 使用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表数据按主键顺序存储。如果没有显式定义主键,InnoDB 会自动生成一个隐藏的 6 字节主键。
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叶子节点存储的是主键值,查找时需回表。
5. 重做日志与归档日志
- redo log: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用于崩溃恢复,存储在 ib_logfile0/1 中。
- undo log:记录事务前的旧值,用于回滚和 MVCC。
基本上就这些。理解 InnoDB 的作用和格式有助于优化数据库设计和提升系统稳定性。
以上就是mysql中如何InnoDB作用和格式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