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程,正被各大科技巨头按下“加速键”。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正计划再度扩建其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为其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新建专用的生产厂房。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目标是,在该厂房内,最终实现年产1000万台Optimus的宏伟目标。而根据行业专家的普遍预测,2025年,就将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量产元年”。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技术原型,向量产落地和规模化应用进行跨越。各大巨头与产业链企业,都在密集地加码制造基地的建设。
“果链”巨头蓝思科技近日宣布,其占地400亩、拥有18.9万平方米厂房的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即将于今年11月正式投产,可实现从机器人新材料、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一体化大规模生产。
而在今年10月,电子制造巨头富士康也宣布,将在其位于休斯敦的工厂内部署人形机器人,目标时间为2026年第一季度。
在巨头们纷纷布局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生态,也正在加速补齐。
多家核心零部件的企业,目前已进入了小批量的交付阶段。例如,智微智能的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已获得客户订单;中海达的IMU姿态传感器,也已开始向小鹏的具身机器人进行小规模的样品交付。
在合作方面,国产厂商也已从单纯的产品采购,向更深层次的生态协同进行拓展。近日,越疆科技与蓝思科技便达成了战略合作,蓝思科技承诺将于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在标准化方面,首个针对具身智能领域的评测基准EIBench也已发布,这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程,奠定了技术规范统一、质量可控的核心基础。
在资本化方面,乐聚智能、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多家“独角兽”企业,也都在近期,相继启动了科创板的IPO辅导,或完成了股改。
据高盛的最新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在基础情景下将达到380亿美元,最乐观情景下更可高达2050亿美元。而中国,凭借其政策支持、供应链优势和场景多样性,有望在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以上就是巨头加码“基建”,人形机器人量产按下“加速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