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锁是一种线程持续循环等待锁释放的同步机制,适用于短临界区;通过std::atomic_flag的test_and_set与clear操作可实现无锁自旋锁,配合memory_order_acquire/release保证内存可见性,使用时需避免重入并考虑yield降低CPU占用。

在C++中,std::atomic_flag 是最轻量级的原子类型,它只支持两个操作:test_and_set() 和 clear()。由于它天生保证无锁(lock-free),非常适合用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自旋锁(spinlock)。
自旋锁是一种同步机制,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已被占用的锁时,它不会进入睡眠状态,而是持续循环检查(“自旋”),直到锁被释放。适用于临界区很短、竞争不激烈的场景。
std::atomic_flag 初始状态为 clear(false),调用 test_and_set 会原子地将其设为 true 并返回旧值。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构建一个不可重入的自旋锁。
以下是一个基于 std::atomic_flag 的自旋锁实现:
#include <atomic>
#include <thread>
#include <iostream>
class spinlock {
std::atomic_flag flag = ATOMIC_FLAG_INIT; // 初始化为 false
public:
void lock() {
while (flag.test_and_set(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 自旋等待
// 可加入 std::this_thread::yield() 减少CPU占用
}
}
void unlock() {
flag.clear(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
下面展示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这个自旋锁保护共享资源: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pinlock mtx;
int shared_data = 0;
void worker()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mtx.lock();
++shared_data; // 临界区
mtx.unlock();
}
}
int main() {
std::thread t1(worker);
std::thread t2(worker);
t1.join();
t2.join();
std::cout << "shared_data: " << shared_data << '\n';
return 0;
}
while (flag.test_and_set(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std::this_thread::yield(); // 提高系统响应性
}
基本上就这些。std::atomic_flag 提供了最基础但高效的原子操作支持,是实现自旋锁的理想选择。虽然功能简单,但在正确的场景下非常有用。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比如内存序和 yield 的使用。
以上就是c++++怎么用std::atomic_flag实现一个自旋锁_C++无锁编程与原子操作实践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怎么学习?c++怎么入门?c++在哪学?c++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c++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