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cript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在于依赖收集和触发更新。当数据变化时,系统能自动通知对应的视图或副作用函数重新执行,这背后正是依赖追踪机制在起作用。实现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在读取数据时收集依赖,在修改数据时触发这些依赖。
依赖收集发生在数据被读取的时候。比如在 Vue 或一个简易的响应式系统中,当某个响应式对象的属性被访问,系统会记录当前正在执行的副作用函数(如渲染函数),将其作为该属性的“依赖”。
这个过程通常借助 JavaScript 的 getter 实现:
当数据被修改时,系统需要通知所有依赖该数据的函数重新执行。这是通过属性的 setter 完成的。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在 setter 中,除了更新值,还会做一件事:遍历该属性收集到的所有依赖,依次执行它们。
一个经典的实现模式是 Dep(依赖)和 Watcher(观察者)的配对:
这种模式虽然在 Vue 3 中已被更高效的机制取代,但仍是理解响应式原理的重要基础。
Vue 3 使用 Proxy 替代了 defineProperty,解决了后者无法监听新增/删除属性的问题。
Proxy 能拦截整个对象的操作,包括 get、set、has、ownKeys 等,这让依赖收集更全面。
配合 WeakMap 存储依赖关系,还能提升内存管理和性能表现。
基本上就这些。响应式系统并不神秘,核心就是“读时收集,写时通知”。理解这一点,就能看懂大多数框架的响应式实现思路。关键细节在于如何高效地管理依赖和避免重复触发。
以上就是JavaScript响应式系统_依赖收集与触发更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