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操作会创建新列表对象,其id与原列表不同,表明两者为独立对象,修改互不影响,但无法通过id判断是否由分片产生。

Python 中的 id() 函数返回对象的唯一标识符(通常是内存地址)。当你对列表进行分片操作时,会创建一个全新的列表对象,因此它的 id 值与原列表不同。
列表分片(如 lst[1:3])会生成一个原列表的浅拷贝片段。这意味着:
lst = [1, 2, 3, 4]
sliced = lst[1:3] # [2, 3]
print(id(lst)) # 输出某个整数
print(id(sliced)) # 输出不同的整数
不能通过 id 判断是否为“分片产生的列表”,因为 id 只反映对象身份,不记录来源。但你可以这样理解:
a = [1, 2, 3]
b = a[0:] # 完整分片
c = a # 引用原列表
print(id(a) == id(b)) # False,b 是新对象
print(id(a) == id(c)) # True,c 是同一个对象
使用 id() 主要用于调试或理解对象生命周期,而不是判断“是否由分片产生”。因为从外部无法追溯一个列表是如何创建的。更实用的方式是: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基本上就这些。分片总是产生新列表,id 肯定不一样,但 id 本身不能反推创建方式。
以上就是python的id函数如何判断分片产生的列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