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在python中返回的对象地址

舞姬之光
发布: 2025-11-25 21:11:02
原创
147人浏览过
id()返回对象唯一标识符,在CPython中对应内存地址,用于判断变量是否引用同一对象,理解引用机制与可变性差异。

id()在python中返回的对象地址

在 Python 中,id() 函数返回的是对象的唯一标识符,通常被认为是该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这个标识符在整个对象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

id() 的本质

Python 中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 id。虽然它“通常”对应于对象在内存中的位置,但具体实现由解释器决定。在 CPython(最常用的 Python 实现)中,id() 返回的确实是对象的内存地址

例如:

print(id(100)) # 输出类似 140723456789016
a = [1, 2, 3]
print(id(a)) # 输出列表 a 的“地址”

id() 与变量的关系

变量本身不具有 id,它们只是对对象的引用。多个变量可以指向同一个对象,因此它们的 id 相同: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x = [1, 2, 3]
y = x
print(id(x) == id(y)) # True:x 和 y 指向同一对象

可变与不可变对象的行为差异

对于不可变对象(如整数、字符串、元组),Python 可能会重用对象以节省内存(称为“对象缓存”或“驻留”):

Jenni AI
Jenni AI

使用最先进的 AI 写作助手为您的写作增光添彩。

Jenni AI 48
查看详情 Jenni AI
a = 256
b = 256
print(id(a) == id(b)) # 通常为 True(小整数被缓存)

a = 257
b = 257
print(id(a) == id(b)) # 不一定为 True,取决于解释器优化

而可变对象每次创建都会分配新的 id:

print(id([1, 2]) == id([1, 2])) # False:两个不同的列表对象

实际用途与注意事项

使用 id() 主要用于:

  • 调试时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引用同一对象
  • 理解 Python 的引用机制和可变性问题
  • 避免意外的共享状态(特别是在可变对象上)

注意:不要依赖 id() 的具体数值做逻辑判断,只应比较两个 id 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为同一对象。

基本上就这些。id() 提供了观察 Python 对象模型的窗口,理解它有助于写出更安全的代码。

以上就是id()在python中返回的对象地址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