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异常在无抛出时性能开销小,但抛出时代价高。1.正常流程中两者差异不大,现代编译器优化使异常处理几乎不影响性能;2.错误频繁发生时异常效率远低于错误码,因涉及堆栈展开和rtti查找;3.错误极少时推荐用异常,代码更整洁且适合raii。选择应基于场景:罕见错误、需跨层传递、重视可读性时用异常;高频错误、极致性能需求或老旧平台则选错误码。

C++的异常处理机制在现代编程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性能敏感的场景下。很多人关心:使用异常到底会不会拖慢程序?和传统的错误码方式相比,哪个更高效?

答案是:在没有异常抛出的情况下,现代编译器对异常处理的开销已经非常小;但在真正抛出异常时,代价可能很高。

C++的异常处理依赖于堆栈展开(stack unwinding)和动态类型匹配。当异常被抛出时,程序会从当前函数开始逐层回退,查找匹配的catch块。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个过程包括:

catch语句并跳转执行这些操作在正常流程中不会发生,只有在抛出异常时才会触发。所以,异常的开销是“惰性”的,也就是平时不花什么代价,但一旦触发就比较重。
我们来具体看看两种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try/catch,也不会显著影响正常执行路径的性能。结论:在这个阶段,两者差异不大,甚至可以忽略。
比如在解析输入数据时,若格式错误频繁出现,用异常反而成了负担。
这类场景适合用异常,比如内存分配失败、文件打开失败等罕见情况。
关键在于理解你的应用场景:
✅ 推荐使用异常的情况:
❌ 更适合用错误码的情况:
另外,有些项目或公司出于历史原因或编码规范,会禁用异常,这时你就只能用错误码了。
noexcept标记那些肯定不会抛出异常的函数,有助于优化。基本上就这些。异常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银弹,关键看你怎么用。
以上就是C++异常处理性能影响有多大 对比异常与错误码的效率差异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