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rotate是Linux日志管理工具,通过/etc/logrotate.conf和/etc/logrotate.d/配置文件实现日志的自动轮转、压缩与清理,支持按时间或大小切割,结合postrotate脚本可重载服务,确保日志高效管理。

Linux系统中日志文件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过大的日志不仅占用磁盘空间,还会影响排查问题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logrotate 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它能自动对日志文件进行切割、压缩、归档和清理,无需手动干预。
logrotate 是 Linux 系统自带的日志管理工具,通常每天由 cron 自动调用执行。它可以按天、大小、周或月等条件对日志进行轮转(rotation),支持压缩旧日志、删除过期日志、发送通知等多种功能。
logrotate 的主配置文件是 /etc/logrotate.conf,而具体服务的日志切割规则通常放在 /etc/logrotate.d/ 目录下。比如 Nginx、Apache、MySQL 等服务安装后会自动在此目录添加自己的配置文件。
假设你的应用生成日志在 /var/log/myapp.log,你想实现每日切割、保留7天、超过100M立即切割,并压缩旧日志。
创建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logrotate.d/myapp
写入以下内容:
/var/log/myapp.log {
daily
missingok
rotate 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reate 644 root root
postrotate
systemctl kill -s HUP myapp.service > /dev/null 2>&1 || true
endscript
}
说明各参数含义:
如果你希望日志达到一定大小就切割,比如超过100MB就切,可以把 daily 换成:
size 100M
这样无论时间周期如何,只要文件超过100M就会触发切割。
在正式运行前,建议先测试配置语法是否正确:
sudo logrotate -d /etc/logrotate.d/myapp
-d 表示 debug 模式,会输出执行过程但不真正执行。
若想强制运行一次看效果:
sudo logrotate -f /etc/logrotate.d/myapp
-f 表示强制执行,可用于验证实际效果。
logrotate 默认通过 cron 每天执行一次,日志记录在:
/var/lib/logrotate/status
也可以查看系统日志来确认是否正常运行:
sudo grep logrotate /var/log/cron sudo grep logrotate /var/log/syslog # Ubuntu/Debian sudo grep logrotate /var/log/messages # CentOS/RHEL
服务未重载导致日志写入失败?
某些程序不会自动识别新日志文件,需在 postrotate 中发送 HUP 信号或重启服务。
权限不足?
确保 logrotate 运行用户(通常是 root)有权限读写日志文件和目录。
日志没被切割?
检查配置语法、路径是否正确、是否有执行权限,再用 -d 模式调试。
基本上就这些。logrotate 功能强大且稳定,合理配置后可长期免维护地管理各类日志文件。关键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策略——按时间还是按大小,并设置合理的保留周期。
以上就是Linux日志怎么切割_Linux日志通过logrotate工具实现自动切割的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