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值处理是将灰度图像二值化的方法,通过设定临界值调整像素:大于阈值设为255,小于则设为0,常用方法包括全局固定阈值、反向二值化、截断、自适应阈值和Otsu's法,适用于光照不均或需分离前景背景的场景,广泛用于文字识别、边缘检测等预处理步骤。

在Python OpenCV中,阈值(Thresholding)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将图像的像素值根据设定的临界值进行二值化或分割。简单来说,就是把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与一个预设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重新赋值,从而实现图像的简化或前景与背景的分离。
假设你有一个灰度图像,每个像素的值在0到255之间:
这样处理后,图像就变成了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二值图像,便于后续处理,如轮廓检测、文字识别等。
1. 全局固定阈值(Binary Threshold)
使用cv2.threshold()函数,设定一个固定的阈值。例如:
ret, binary = cv2.threshold(gray_image, 127, 255, cv2.THRESH_BINARY)
意思是:如果像素值 > 127,设为255(白色),否则设为0(黑色)。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2. 反向二值化(THRESH_BINARY_INV)
与上面相反:大于阈值设为0,小于设为255。
3. 截断阈值(THRESH_TRUNC)
大于阈值的像素设为阈值本身,其余保持不变。
4. 自适应阈值(Adaptive Threshold)
适用于光照不均的图像。OpenCV提供cv2.adaptiveThreshold(),可以基于局部区域自动计算阈值:
adaptive = cv2.adaptiveThreshold(gray_image, 255, cv2.ADAPTIVE_THRESH_MEAN_C, cv2.THRESH_BINARY, 11, 2)
这里使用周围11×11区域的平均值作为阈值基准,常用于扫描文档或OCR前处理。
5. Otsu's 阈值法
通过算法自动找出最佳阈值。只需在threshold函数中加上cv2.THRESH_OTSU标志:
ret, otsu = cv2.threshold(gray_image, 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
OpenCV会分析图像直方图,自动确定最合适的分割点。
基本上就这些。阈值操作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图像处理流程中非常关键,选对方法能显著提升后续步骤的准确性。理解不同阈值模式的区别,有助于根据具体图像特点做出合适选择。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以上就是python OpenCV中的阈值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