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这句俗语精准地描绘了立秋后气候的微妙变化。随着暑热渐退、凉意初生,我们的身体也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转换期。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秋季养生的核心原则在于“养收”。此时,通过在日常饮食中巧妙运用中医智慧,不仅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更能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北宋的《养老奉亲书》中便提倡“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的理念。改良后的小米四宝粥,选用健脾和胃的新小米为主料,配以红枣、山药、枸杞和核桃仁四味辅材。这道看似简单的粥品,实则暗合“四季脾旺不受邪”的中医理论。特别适合在清晨食用,既能温和地唤醒脾胃,又能有效预防秋季常见的口干舌燥等问题。

元代医家朱震亨曾指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针对秋季常见的干咳无痰、咽干口渴,沙参麦冬瘦肉汤是一道极佳的食疗方。麦冬被古人誉为“润燥圣药”,而沙参则能养阴清肺,两者配伍堪称“润燥黄金组合”。此汤每周饮用两到三次,对于改善秋燥引发的呼吸道不适有显著效果。

这道五彩缤纷的时令小炒,巧妙地融合了中医“五色入五脏”的养生哲学:莲藕(白)入肺,黑木耳(黑)入肾,胡萝卜(红)入心,西兰花(绿)入肝,山药(黄)入脾。其中,莲藕富含的成分有助于安神宁心,而黑木耳则能提升免疫力。这道菜不仅赏心悦目,更能全面地调养五脏,是秋季餐桌上的佳品。

秋季饮食的总原则是“润而不腻,补而不滞”。除了上述推荐的菜品,饭后也可适量食用秋梨膏或冰糖银耳羹。请记住,真正有效的养生,并非昂贵的突击进补,而是将顺应节气的饮食智慧,细水长流地融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中。
以上就是秋季养生正当时,“一粥一汤一菜”润燥健脾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